免责声明:金色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jinse.cn) 举报

    李茗:区块链为什么会上升为国家战略?

    去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国家最高决策层向全国发出学习区块链技术的最强音:「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神奇魅力,会引起国家最高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上升为国际战略,就仅仅因为是大家普遍理解的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还是区块链隐藏着更大的价值?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特意拜访了获得过国家发明优秀奖,拥有27项发明专利,将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引入中国的技术人员之一——弦子科技的创始人——李茗。以下是笔者跟李茗的对话:

    gOu6EM35SQG9banEuxYDR9EibrIbdw8IsDUFtuQv.jpeg

    笔者:李总您好,上次听您从非常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讲述「比特币为什么会有价值?」的谈话发表出去后,让我们耳目一新,认识上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在读者中引起非常大的反响,今天想向您请教的另一个话题。

    区块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报道我们看了的不少,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国家为什么会把区块链技术一下就放到国家战略这么一个高度呢?

    李茗:

    为什么会把区块链技术放到国家战略一个高度呢?大家知道,2014年1月因美国根服务器故障,造成我国大批网站无法访问,直接影响到国家网络主权安全。从石油、钢材、铁矿石、稀土的定价权,世界各国之间争夺的是话语权。而在网络数字空间里,同样会存在这么一个网络数字空间话语权即数字经济主导权的争夺问题。

    而提到数字经济,就不得不说数字经济的两大基石。我个人理解,整个数字经济是由两大基石构成:

    基石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数字货币

    基石二:价值数字化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在整个数字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设施。目前央行版的数字货币正加紧发行筹备中。

    价值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另一大基石,在未来的数字商业社会里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数字经济时代,现实世界的各种资产都会被数字化。通过一种数字化工具,可以让各个企业商品和服务乃至个人的私有财产实现数字化。目前我们弦子也把部分精力投放到价值数字化上,并在小范围内开始商业应用落地。

    其实,「数字经济」这个词其实已经提了好多年了,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互联网带来的一代数字化能力,不足以代表更加立体丰富的数字经济的内涵。在我看来,之所以数字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在于,数字经济的两大基石还没有构建起来。

    笔者:明白了,原来国家是站在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视角,把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刚才您提到,数字经济的两大基石分别是数字货币和价值数字化,数字货币大家都比较了解,价值数字化也是采用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吗?

    李茗:

    是的。价值数字化必然也要采用区块链技术。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之上,当然数字经济也不例外。但这样我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跟时间有极大相关。

    为什么跟时间有极大相关呢?我们一步步来分解。

    刚才我们说经济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交换,交换实际上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在交换之前,首先要确定这个东西是我的。你跟我交换的那个东西是你的。即交换前我们必须要进行产权确定,对不对?你们知道吗,对于物的产权的确定,在我们人类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一个唯一原则。我相信学法律的人都知道这个原则,叫做先占先得。那么这个「先」表达的是什么?是时间,没错。如果没有时间,我们就没有这条原则,更没办法去确定我们私有财产。

    笔者:没有时间就没办法确定我们私有财产?这太深奥了,这个需要您再解释一下。

    李茗:

    好,我们先用反证法来论证一下,假如说这个东西不是以先占先得原则来确定你的产权,而是采用后到先得。你们觉得能确定吗?我今天得到了,那么明天呢,后天呢?如果谁的力量大,就谁的,原始社会曾出现过这方式,谁的力气大谁把别人的猎物抢夺过来,但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呢,还是要靠武力吗?你今天力量大,明天会有个更大的力量的人。因此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没办法确立一个稳定的私有财产这样一个概念。因此,全世界的人们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这么一个先占先得,就能够维持一个私有产权的稳定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这个却是所有经济活动里边的一个基础。这么说理解吧?

    笔者:理解,的确是先占先得。比如某个民族占据了一大片土地建立了国家,这个土地就是这国家的,其他人再来占有就是侵略。先占先得,就意味着我们现实之中是按照时间顺序确认所有权。

    既然确权是每个经济活动的基础,那么确权也是整个经济包括数字的基础。这样理解对吗?

    李茗:

    嗯,刚才我们强调了私有财产的权属问题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确权的。回到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领域也会面临一个以时间顺序确定产权归属的问题。但现有的信息互联网里,它的时间是没有连续性的。一个文档,我可以去更改他的时间,媒体发表一篇文章,发表日期在后台随时随意可以修改,它是一个无序状态,在一个无序状态的互联网里,去确定产权是非常困难的,你要一个庞杂的一个系统去操作,需要引入一个中心化的组织。比如需要银行帮我们记账,需要第三方平台帮我们记录商品的权属转移问题。

    区块链技术真正跟现有信息互联网不同的地方在哪呢?区块链有个重要的概念,把时序引入到区块中来,通过哈希值加密算法,以时间戳方式把上下两个区块链接起来。

    我们讲了时间和空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一个网络空间。但信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空间是无序的,财产的私有权利是没办法得以公允的确立的。但是在一个有序的网络空间里,财产权利得以确立,而这恰恰是数字经济最根本的可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正因为这样,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存在,数字经济一定会到来。

    笔者:我明白了李总,您看这样理解对不对,在网上买卖东西产生交易,在信息互联网里因为双方都可以修改自己得到商品的信息时间,因此大家无法判断谁先拥有了这件商品。于是只能通过在第三方的交易平台,由第三方来记录见证双方的交易行为,在平台内给予确权,但是,一旦超出平台。脱离了平台的后台数据库,时序又可能变得错乱了,包括在网上转账也是如此。必须有个第三方帮助记账,才能实现,这样理解对吧?

    李茗:

    对。从本质上讲,区块链的一个根本特性是把数字空间的数据变成了证据。区块链没有出现以前在整个互联网虚拟空间上的数据是可以任意修改的。区块链的出现让各种数据变成可以完全被证明的证据,是区块链的本质特性,而大家常提的所谓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只是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其本质是把数据变成证据。

    问个问题,你们觉得从我的口袋里面掏一块钱放到你口袋里,跟我从支付宝把一块钱转给你,有什么不同?

    其实是有本质不同。我是把钱直接放到你的钱包,只跟我们两个人相关,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在支配权力上就是我们两个的事情。但是用第三方支付,实际上是我委托第三方,我的钱一定要先给到第三方支付,他才会接受我委托,说我把我打到这里去,其实钱还在里面。本质上的所有的应有还是在第三方支付里面。

    我们再来看数字货币。从我的比特币的地址里面打一个到你的地址,跟从我的兜里掏一块钱放到你兜里,这个是等效的。因此,数字货币真正意义上是模拟了在真实世界里边这种纸质的纸钞的流动,在数字网络里边得以完成。之前在所有的信息化的过程中,电子货币是做不到的。在银行之间有一个清算和结算的组织机构。为什么要有这个机构呢?是因为信息互联网时代价值跟信息是分离的。我们的转账,其实只是信息上传递过去了,但是真正的价值,真正的货币并没有过去。因此最后需要一个清算和结算体系,去最终达到双方账目某一个时点的平衡。而数字货币让信息和价值载体融合在一起,转钱信息过去的同时,实质的价值也转移过去。那么我们还需要清算和结算吗?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数字网络里边拥有的数字货币,跟在自己兜里的人民币的支配权力是一样的。你支配它的时候不需要再经过任何第三方。这就是在以往的信息互联网里边,你完全没有办法去做到。这里实际隐含一个数字货币在转移过程中确权的问题。

    我们再回到价值数字化,价值数字化表达真实世界的一个价值,跟数字货币的表达一样,也是一个数字财产权确权的问题,也就是现实世界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可以在网络空间创造出来,其权属还可以在整个网络空间实现无阻隔的转移。大家可以想下,未来人类所依赖的网络空间甚至比领土空间的重要性还要高,因此,就像争夺5G网络主导权才一样,国家必须要去拥有其网络空间的话语权。而网络空间确权都是必须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之上的。只有看清楚这一点,才能深刻理解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提升为国家战略。

    jinse.cn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jinse.cn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0/140
    提交评论
    文章作者: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金色财经 > 比特鱼 > 李茗:区块链为什么会上升为国家战略?
    • 寻求报道
    • 金色财经中国版App下载
      金色财经APP
      iOS & Android
    • 加入社群
      Telegram
    • 意见反馈
    • 返回顶部
    • 返回底部